今次筆者(香港政府華員會理事任勇)有機會於2025年7月24日至8月4日跟隨共享基金會 (點擊可了解基金會及報名參加義務工作詳情) 前往瓦努阿圖進行人道救援工作(基金會援助隊)。基金會援助隊一行 35 人分成 4 組,其中包括職員、老師、就讀中學/大學的同學、義工(退休人士)包括筆者及其他 3 位華員會退休會員在內的共 9 人(分別來自警察、海關、懲教、消防、勞工處的退休公務員),由劉 Sir(劉志堂)帶隊。
瓦努阿圖(Vanuatu)島國在哪?
瓦努阿圖(Vanuatu)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島國,於 1980 年 7 月 30 日脫離英國與法國的殖民 獨立建國,由 80 多個島嶼(68 個有人居住)組成,屬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一年四季 均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和比斯拉馬語。瓦努阿圖的首都暨最大城市維拉 港(Port-Vila)約有 33,700 人,有機場及港口,是該國經濟中心。

期待已久,終於出發了!
期待已久的出發日期終於到了,基金會援助隊在斐濟等侯 6 小時再轉機前往瓦努阿圖,到達時是當地時間 7 月 25 日下午 2 時。晚餐是在酒店附近的餐廳用餐,原來老闆是一位福建人,他鄉遇到中國人特別高興。負責人在晚餐前詳細解說了第 2 天的行程安排。
備災包分類重整及講解包內物品如何應用 (7 月 26 日)
7 月 26 日開始了第一天的工作,是在一個小鄉村(Erakor Village)進行;原來它在瓦努阿圖算是 一個大村落,村內有一座教堂、學校、禮堂及貨倉。

在基金會援助隊到達之前,有一些天災備用物資包已存放在貨倉裏面,援助隊員分小組將備災包內的物資分類重整。那小小的紅色背包內有兩個水樽、一個可手動發電的收音機和電池、哨子、成人和小童口罩、打火機、萬用刀、一張備災物品簡介說明等。之後,同學們以話劇型式,講解備災包內物品如何應用,亦向他們介紹預防登革熱疫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各方面的知識。
另外,援助隊亦參觀了當地的一間診所,診所外的環境十分美麗。但由於政府資源不足,診所有很多藥物因短缺而影響運作。

順便一提,由於瓦努阿圖的地下水源並不適合飲用,居民都會在屋頂做一個收集雨水的引水管,引水到一個收集桶內,作為飲用及日常使用。

續為備災包分類包裝 (7 月 27 日)
第二天(7 月 27 日),因為是星期天,教堂需要進行禮拜日,早上不能借給援助隊使用,同學們就利用時間在酒店房間內繼續進行排練,以話劇傳遞備災訊息給當地村民,真的很用心用力!
下午援助隊回到小鄉村(Erakor Village)的 Erakor Community Hall,繼續為備災包分類包裝、排練歌唱表演,大家都十分投入,附近的村民也過來圍觀及跟隨援助隊一起高歌。
教育宣講及為村民做問卷調查 (7 月 28 日)
期待的正式活動終於在第三天啟動,由共享基金會主席梁振英先生、總幹事陳英凝教授、理事 高永文醫生等帶領主持。這次行程也邀請了數間媒體見證儀式,包括:無綫電視、鳳凰衛視、 商業電台等。
援助隊回到小鄉村進行教育宣講及表演後,就與村民做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的生活、飲食習慣;為他們測量身高、體重,計算 BMI 指數,血糖水平測試,血壓測量等。由於當地村莊分散、交通不便且通訊不發達,援助隊進行宣講、問卷調查及測試時,需在路邊攔下行人或駕駛者,邀請他們參與活動。經過同學及義工們的積極應對、全情投入,終於在大家的努力下,整個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順利完成。由於當天天氣非常炎熱,雖然大家都補充了足夠水分,但也消耗不少體力,回程時大家都禁不住在車內睡著了。

參訪瓦努阿圖大學內的孔子學院、中央醫院;舉行簡單而隆重的項目啟動儀式及與中土集團夜話 (7 月 29 日)
第四天(7 月 29 日),早上援助隊參訪位於南太平洋大學內的孔子學院,接待我們的喬老師及楊 老師都是湖南人,分別在這裡工作了三年及一年多。老師們介紹這裡的學院在 2015 年 5 月 7 日正式開幕,至今已經超過 10 年,其間老師有來自福建、廣東、浙江等。在這裏學習中文的本地同學都常有到中國留學。老師們安排援助隊和本地學生交流,瓦努阿圖的同學中有分享曾經因北京機場太大而迷路;又有同學分享吃自助餐時有太多食品從未見過、菜名之多也不可勝 數!而援助隊的香港同學則表演合唱粵曲、還有(北京師範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的同學特地帶 來中國傳統樂器表演。之後,援助隊午餐於 Panda’s Noodle Kitchen 餐廳,老闆也是中國人,一家人在瓦國已定居 10 年了。

餐後援助隊就趕到維拉港(Port-Vila)的中央醫院參訪,看看由基金會捐贈的物資,如滅蚊燈是否安裝妥當及其使用狀況,並和中國派駐瓦國的國家醫療隊會談,了解當地情況。醫生向我們解釋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對健康與疾病的了解和關注度。據醫生所講,很多居民去看病時其病情已十分嚴重,瘧疾、折肢、感染等情況相當普遍,惟當地很多基本藥物都缺乏!

下午基金會主席梁振英先生與瓦國衛生部長 Mr John still tariqetu 和中央醫院院長,舉行簡單而隆重的「瘧疾、登革熱及蟲媒疾病防控項目」啟動儀式。梁主席邀請了一位援助隊的女同學清唱粵曲紫釵記,唱功了得,技驚四座,現場掌聲雷動。
晚上基金會在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南太平洋有限公司(中土)的營地晚餐及夜話,中土港澳分公司總經理陽松先生及總經理助理徐光磊先生,在篝火晚會上和援助隊分享中土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工作進展、克服剛來時面對住宿及飲食各方面困難的酸甜苦辣。
受邀出席瓦努阿圖 45 周年國慶慶祝日;與中國駐瓦國李名剛大使會面 (7 月 30 日)
7 月 30 日是瓦努阿圖 45 周年國慶慶祝日,援助隊受邀出席,早上六時半已經正裝出發前往, 到達時已經有很多居民在大草地準備慶祝,場面十分熱鬧。大會橫額上的(YUMI)是 YOU and ME 的簡寫;約 9 時正式開始,有步操、閱兵典禮等表演,數千名民眾非常投入、熱鬧非常!

下午援助隊和中國駐瓦國大使會面,會上李名剛大使和我們講解我國近年來對外政策及他多年來的經驗,大家提出不同的問題請教大使,獲益良多。

基金會在瓦努阿圖天災備用物資包項目圓滿完成暨慶典儀式舉行 (7 月 31 日)
7 月 31 日,這天是基金會在瓦努阿圖天災備用物資包項目(2025 年)圓滿完成暨慶典儀式舉行的日子,援助隊早上六點半出發到現場進行準備工作;儀式之後,同學們大合唱,包括萬水千山總是情、苿莉花及 Beautiful Pacific Islands。現場氣氛高漲,當地居民們亦即場回謝了一首歌給我們,令現場氣氛升至最高點。而前幾天援助隊同學們辛苦彩排的表演(備災包内物資的運用、預防被蚊子咬後引起的疾病、高血壓和高血糖食物對健康的影響),終於有再次發揮的機會,他們的表演一次比一次進步,一次比一次精彩啊!
參觀中土協助基金會製造的「防災避難所」雛型 (8 月 1 日)
8 月 1 日早上,我們參觀中土協助基金會製造的「防災避難所」的雛型,該所主要是鋼筋和混凝土製造,其用途是在發生災難時,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給居民防險避難,減少傷亡。
餐後我們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包括筆者)前往斐濟(FiJi);另外一組在瓦國進行派送備災包及探訪活動。
拜訪斐濟 NADI 醫院及斐濟國家大學;與中國駐斐國周劍大使會面(8 月 2 日)
8 月 2 日,筆者與隊友前往 NADI 醫院探訪,其中包括參觀男、女及兒童病房。基金會援助隊向醫院介紹滅蚊燈、蒼蠅紙、蚊帳的功用並向院方贈送試用。接着,我們馬不停蹄的去了當地的一個市場和村莊,下午到斐濟國立大學(FIJI National university)拜訪,我們得到學校的熱情接待並與當地學生交流甚歡。

之後,我們再和中國駐斐濟的周劍大使會面,周大使分享他當外交官的經歷,也一一解答同學們的問題。整個過程周大使語重心長的多次重複「我們一定要忠於國家」,激發筆者深思個人、家庭、世界與國家的緊密關係,實在發人深省、獲益匪淺!
收獲滿滿,援助工作及參訪行程完滿結束返港 (8 月 3 日)
筆者的一組因早一天到斐濟,故亦早一天於 8 月 3 日早上乘飛機回香港,援助工作及參訪行程完滿結束。筆者在參與是次行程的香港學生身上看到他們的積極、熱情、正能量;他們是香港的未來、國家的未來、世界的未來。筆者雖然現已退休,但這次援助及參訪行動令筆者感悟:在力所能及下,退休後應該發揮餘熱餘光,多做對社會對國家有意義、有建設性的事。筆者從親身的經歷及體驗,呼籲本會的退休會員積極參與基金會的義務援助工作,助人助己,令人生更精彩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