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薪常會委聘的顧問公司正密鑼緊鼓進行公務員「職位檢視」 (Job Inspection)。「職位檢視」究竟做「乜東東」?要來有乜用?各公務員「職位檢視」代表為何而忙?這都要搞清楚,否則忙活一大餐,也「矇查查」不知對調查結果的的科學、客觀、準確性有沒有幫助?
公務員「職位檢視」是公務員薪酬水平調查的第一個階段,主要是顧問公司要求部門及其相關的職系、職級,約於本年2月完成撰寫及提交311份公務員職位的職責說明書予顧問。因而,顧問公司隆重其事,探訪部門管理層及與公務員「職位檢視」代表會面,以便它能趕及按薪常會公布的時間表於2023年第一季完成「職位檢視」,為薪酬水平調查下一個階段與私營機構職位作「職位配對」比較之用。
邏輯上看,認真做好公務員「職位檢視」,提交各公務員職位詳盡的職責説明書,可使委聘的顧問公司能在薪酬水平調查下一個階段 (「職位配對」) 把公務員的職位與私營機構職位作準確的配對,有其需要。
然而,本會不少分會及公務員「職位檢視」代表都對「職位檢視」動用不少人力物力制作詳盡的職責説明書,但實際上僅僅如此能否確保調查結果的科學、客觀、準確性?提出不少疑問、質疑:
- 據委聘的顧問公司透露,現時採用的薪酬水平調查方法 (「廣義界定的職位屬系法」,顧問公司現改稱為「職位比較方法」),並非「一對一」的公/私營職位配對比較。那就奇了怪了!若不是「一對一」的配對比較,難道是幾個公務員職位才配對一個私營機構職位、還是幾個公務員職位與若干個私營機構職位集體配對?顧問公司沒有透露、更沒有清楚解釋,透明度之低令職方極之不滿!原來總動員公務人員花大氣力制作311份巨細無遺的公務員職位職責説明書,是作粗疏籠統、「大兜亂」式的職位配對;這「職位檢視」莫非只是一場門面功夫?對調查結果的科學、客觀、準確性有多大幫助,令人產生嚴重的質疑!
- 公務員中有不少職位或多或少要執法、也要執行一些特殊的職務,在職責説明書內雖詳而盡之列出,但這些執法/特殊職務在私營機構職位中當然沒有相類的職務作比較,那在薪酬水平調查中如何處理?2003年及2013年的薪酬水平調查基本上沒有處理,即這些在公務員職責説明書內佔有一定比例的重要、棘手職務(執法工作及特殊職務) 形同被湮沒、一筆勾銷;很可惜,顧問公司依然沒有清楚交代及解釋。難免令人對薪酬水平調查方法是否有、能否客觀準確處理公/私營職位的職務比較,產生大疑問。
- 另外,大約有一百多個公務員職位被認為:①需承擔較多執法工作、②工作性質獨特,難以在私營機構找到類似的職位作配對比較,而被剔除於調查之外。另外,公務員有關職位如少於50人,亦會被剔除。例如:政府牙齒衛生員因人數少於50人而被剔除於調查之外;由於政府牙齒衛生員職位的薪酬低於私營牙科診所的牙齒衛生員約一萬元,一直與私營市場有著甚大的差距,故長期出現招聘困難及空缺。如此,對這一百多個被剔除的公務員職位的人員公道嗎?!
其實,本會早已質疑,盡管「職位檢視」要求制作仔細詳盡的公務員職責説明書,但對整個調查起著關鍵作用的步驟卻是「職位配對」及「數據整合」,直接對調查的科學、客觀、準確性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現時採用的調查方法(「廣義界定的職位屬系法」)其公/私營職位配對卻是籠籠統統、混混亂亂的「大兜亂」式;至今顧問公司都沒有清楚交待既不是「一對一」的公/私營職位配對,那實際公/私營職位配對是如何搞作,其透明度之低形同「黑箱作業」。而調查「數據整合」又用「大鑊飯」式把幾十個至90多個的公/私營職位數據混合作比較得出調查結果/指標。難怪本會分會都紛紛質疑公務員「職位檢視」為何而忙?忙活一場大底只為一個存在嚴重缺陷的調查方法做些門面功夫,看不到對調查結果的科學、客觀、準確性有多大的幫助!